中国汽车质量投诉网-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、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《中国品牌与防伪》杂志的官方网站。汽车违法行为执法指引智库平台及执法案源摸排平台。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,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,重点产品、重点行业、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。

汽车三包政策遭质疑 消费者认为3万元罚款上线偏低

2013-03-11来源:西安晚报作者:中国质量投诉网

   “三包”政策早已有之,不过专指零售业,尚未涉及汽车,房产等,2013年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汽车“三包”政策,即包修、包换、包退。汽车“三包”新规的核心精神是“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”,但其中一些条款及政策影响引人深思,也有不少准车主对“三包”的一些条款提出了质疑。下面是一则来自西安晚报的报道:

质疑一:维修质保期有点短

    根据“三包”规定,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万公里;家用汽车产品“三包”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万公里。

    针对这一条,不少消费者打进热线:“这个条款规定的质保期有点短,低于部分汽车企业现在提供的质保期。”

    记者获悉目前绝大多数汽车企业提供的质保都在3年或6万公里,部分车型甚至达到5年或10万公里的整车质保,均远远高于“三包”标准。例如一款售价3万多的微型车都有3年或10万公里质保。“这是不是在拉低厂商现行标准?”

质疑二:3万元罚款上线有些低

    汽车“三包”明确规定,当经营者违反相关的具体规定,质检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,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3万元以下不等的罚款。

    这个3万元罚款的“上限”也成为不少消费者质疑的地方。

    一种声音认为“这个处罚力度偏小,对车企来说其实是不值一提”。另外不少消费者也发出疑问,如果车企认罚交纳了罚款,后期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?汽车三包对于这一点还没有更好的说明。

质疑三:换车的选择权有点窄

    新规符合换货条件情况下,如果销售者没有同品牌同型号汽车,“应及时向消费者更换不低于原车配置的家用汽车产品”。这意味着销售商在没同款车情况下,可以用其他型号的车换给消费者。

    “我觉得销售商执行起来水分有点大。”家住北郊的黄先生认为,虽然规定“配置不低于原车”但销售商提供可换的品牌和型号万一有限,消费者不接受怎么办?另一方面如果换车的型配置高了是否要补差价?条款上都没有细说。

   中国质量投诉网编者按: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,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。但从中国质量投诉网的投诉来看,汽车行业的投诉量一直居于位首,这说明对于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。虽然对于汽车“三包”大家都提出了质疑,但这总是个好的开头,相信相关部门也会逐渐的完善。


 

相关文章